mirror of
https://github.com/LearnOpenGL-CN/LearnOpenGL-CN.git
synced 2025-08-23 04:35:28 +08:00
Move all the images to this repo. Close #53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 -31,7 +31,7 @@ for(GLuint i = 0; i < amount_of_models_to_draw; i++)
|
||||
|
||||
我们调用一个实例化渲染函数,在标准化设备坐标中绘制一百个2D四边形来看看实例化绘制的效果是怎样的。通过对一个储存着100个偏移量向量的索引,我们为每个实例四边形添加一个偏移量。最后,窗口被排列精美的四边形网格填满:
|
||||
|
||||

|
||||

|
||||
|
||||
每个四边形是2个三角形所组成的,因此总共有6个顶点。每个顶点包含一个2D标准设备坐标位置向量和一个颜色向量。下面是例子中所使用的顶点数据,每个三角形为了适应屏幕都很小:
|
||||
|
||||
@@ -176,7 +176,7 @@ glVertexAttribDivisor(2, 1);
|
||||
|
||||
如果我们现在再次使用`glDrawArraysInstanced`渲染四边形,我们会得到下面的输出:
|
||||
|
||||

|
||||

|
||||
|
||||
和前面的一样,但这次是使用实例数组实现的,它使我们为绘制实例向顶点着色器传递更多的数据(内存允许我们存多少就能存多少)。
|
||||
|
||||
@@ -193,7 +193,7 @@ void main()
|
||||
|
||||
结果是第一个实例的四边形被绘制的非常小,随着绘制实例的增加,`gl_InstanceID`越来越接近100,这样更多的四边形会更接近它们原来的大小。这是一种很好的将`gl_InstanceID`与实例数组结合使用的法则:
|
||||
|
||||

|
||||

|
||||
|
||||
如果你仍然不确定实例渲染如何工作,或者想看看上面的代码是如何组合起来的,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应用的源码](http://learnopengl.com/code_viewer.php?code=advanced/instancing_quads)。
|
||||
|
||||
@@ -262,7 +262,7 @@ for(GLuint i = 0; i < amount; i++)
|
||||
|
||||
结果是一个太空样子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自然的小行星带:
|
||||
|
||||

|
||||

|
||||
|
||||
这个场景包含1001次渲染函数调用,每帧渲染1000个小行星模型。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场景的源码](http://learnopengl.com/code_viewer.php?code=advanced/instancing_asteroids_normal),以及[顶点](http://learnopengl.com/code_viewer.php?code=advanced/instancing&type=vertex)和[片段](http://learnopengl.com/code_viewer.php?code=advanced/instancing&type=fragment)着色器。
|
||||
|
||||
@@ -341,7 +341,7 @@ for(GLuint i = 0; i < rock.meshes.size(); i++)
|
||||
|
||||
这里我们绘制和前面的例子里一样数量(amount)的小行星,只不过是使用的实例渲染。结果是相似的,但你会看在开始增加数量以后效果的不同。不实例渲染,我们可以流畅渲染1000到1500个小行星。而使用了实例渲染,我们可以设置为100000,每个模型由576个顶点,这几乎有5千7百万个顶点,而且帧率没有丝毫下降!
|
||||
|
||||

|
||||

|
||||
|
||||
上图渲染了十万小行星,半径为150.0f,偏移等于25.0f。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这个演示实例渲染的[源码](http://learnopengl.com/code_viewer.php?code=advanced/instancing_asteroids_instanced)。
|
||||
|
||||
|
Reference in New Issue
Block a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