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ofread chapter 13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Mouse
2020-05-01 02:02:47 +08:00
parent de3b87df48
commit f06fda33ae
2 changed files with 71 additions and 62 deletions

View File

@@ -2,29 +2,29 @@
## 天空盒
天空盒(Sky Box)允许我们设置背景,让玩家产生三维世界看起来更大的错觉。这个背景将摄像机所在的位置包起来,并覆盖整个空间。我们要做的是构造一个大立方体,它将显示在三维场景周围,也就是说,摄像机的位置将立方体的中心。这个立方体的面将包着一纹理,纹理上有一座小山,蓝天和云彩,这些图像将被显示为一幅连续的风景
天空盒Sky Box)将用于为三维世界设置背景,给人一种世界广阔的错觉。这个背景将摄像机所位置包起来,罩住整个空间。我们要做的是构造一个渲染在三维场景周围的立方体,即摄像机的位置将位于立方体的中心。立方体的面将包着一纹理,纹理上有山、蓝天和云彩,它将以一种图像看起来像是一个连续的风景的方式进行映射
下图展了天空盒的概念。
下图展了天空盒的概念。
![天空盒](_static/13/skybox.png)
创建天空盒的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步:
* 创建一个大立方体。
* 给它加上纹理,让我们看到一个没有边缘的巨大景观的错觉。
* 渲染立方体,它的边缘在很远的地方,它的原点在摄像机的位置。
* 对它应用纹理,产生一种看到没有边缘的场景的错觉。
* 渲染立方体,它的原点位于摄像机所处的位置,它的面距离原点很远
然后,我们从纹理开始。你会发现互联网上有很多预先生成的纹理,本章示例中使用的一个纹理从这里下载:[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php](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php)。我们使用的纹理是:[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zips/ely\_hills.zip](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zips/ely_hills.zip)作者是Colin Lowndes。
我们从纹理开始。你会发现互联网上有很多预先生成的纹理可供使用,本章示例中使用的纹理从此处下载:[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php](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php)。本章中具体使用的纹理是:[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zips/ely\_hills.zip](http://www.custommapmakers.org/skyboxes/zips/ely_hills.zip)作者是Colin Lowndes。
该网站的纹理都是由TGA文件组成每个文件都是立方体的一面。我们的纹理加载器希望文件格式为PNG所以需要将所有TGA图像组合成一个PNG图像。我们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立方体映射(Cube Mapping),让其自动使用纹理。但为了使本章简洁易懂,你必须手动把它们排列成一个图片最终图像是这样的
该网站的纹理都是由单独的TGA文件组成每个文件都是立方体的一面。我们的纹理加载器希望文件格式为PNG所以需要将每一面的图像组合成一个PNG图像。我们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立方体映射Cube Mapping),使其自动用纹理。但为了使本章尽可能简洁易懂,你必须手动把它们排列为一张图片最终图像如下所示
![天空盒纹理](_static/13/skybox_texture.png)
之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OBJ文件其中有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一面的纹理坐标都正确地设置了。下面的图片展示了材质与面关联的区域(你可以在本书源代码中找到本章使用的OBJ文件)。
接下来需要创建一个OBJ文件其中有一个立方体,正确地设置每一面的纹理坐标。下图展现了纹理与立方体各面的关系(你可以在本书源代码中找到本章使用的OBJ文件
![天空盒立方体的面](_static/13/skybox_cube_faces.png)
一旦资源准备完毕,我们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首先创建一个名为`SkyBox`的新类它的构造函数接收OBJ模型路径和天空盒纹理文件路径。就像之前一章的HUD一样,这个类也继承`GameItem`类。为什么它要继承`GameItem`类?首先,为了方便我们重用大部分处理网格和纹理的代码第二,因为天空盒不会移动,我们只想使用旋转和缩放。这样想想`SkyBox`确实是一个`GameItem``SkyBox`类的实现如下
当相关资源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首先创建一个名为`SkyBox`的新类它的构造函数接收OBJ模型路径和天空盒纹理文件路径。如同此前一章的HUD这个类也继承`GameItem`类。为什么它要继承`GameItem`类?首先,为了方便我们重用大部分处理网格和纹理的代码第二,因为天空盒不会移动,我们只想用旋转和缩放。这样想想`SkyBox`确实是一个`GameItem``SkyBox`类的实现如下
```java
package org.lwjglb.engine;
@@ -47,7 +47,7 @@ public class SkyBox extends GameItem {
}
```
如果你查看了本章的源代码,你将看到我们重构了一些代码。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Scene`的类,它与三维世界相关的内容有关`Scene`类的实现和属性如下,其中`SkyBox`类的实例
如果你查本章的源代码,你会发现我们做了一些重构。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Scene`的类,它将整理与三维世界相关的所有数据`Scene`类的定义和属性如下所示,其中包含`SkyBox`类的实例
```java
package org.lwjglb.engine;
@@ -67,7 +67,7 @@ public class Scene {
// 更多代码...
```
接下来是为天空盒创建一组顶点和片元着色器但为什么不使用我们已有的场景着色器呢?实际上,我们需的着色器是原有着色器的简化版,不让光照影响天空盒(更准确的说,我们不需要点光源,聚光源和平行光源)。下面是天空盒的顶点着色器
接下来是为天空盒创建一组顶点和片元着色器但为什么不重用已有的场景着色器呢?实际上,我们需的着色器是原有着色器的简化版,不需要让光照影响天空盒更准确的说,我们不需要点光源,聚光源和平行光)。天空盒的顶点着色器如下所示:
```glsl
#version 330
@@ -88,9 +88,9 @@ void main()
}
```
可以看到我们仍使用模型观察矩阵。此前已说明过,我们将缩放天空盒,所以需要变换矩阵。你可能会到一些其他实现,在初始化时就放大了立方体模型的大小,并且不需要将模型和观察矩阵相乘。但我们选择了之前的方法,因为它更灵活,它允许我们在运行时改变天空盒的大小但如果你愿意,可以轻松换到另一种方法。
可以看到我们仍使用模型观察矩阵。如上所述,我们将缩放天空盒,所以需要变换矩阵。你可能会发现到一些其他实现,在初始化时就放大了立方体模型的大小,并且不需要将模型矩阵和观察矩阵相乘。但我们选择前一种方法,因为它更灵活,它允许在运行时改变天空盒的大小但如果你想,你就可以轻松换到另一种方法。
片元着色器也非常简单
片元着色器也非常简单
```glsl
#version 330
@@ -108,9 +108,9 @@ void main()
}
```
如你所见,我们为着色器添加了一个环境光,这个Uniform的目的是修改天空盒的颜色模拟白天和黑夜(如果不这样,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是黑暗的时候,天空盒看起来就像是在中午)
如你所见,我们为着色器添加了一个环境光,Uniform的目的是修改天空盒的颜色模拟昼夜(如果不这样,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是黑暗的时候,天空盒看起来就像是在中午
`Renderer`类中我们刚刚添加了新的方法来使用这些着色器并设置Uniform(这没有什么新的概念)
`Renderer`类中我们刚刚添加了新的方法来使用这些着色器并设置Uniform(这不是什么新的概念
```java
private void setupSkyBoxShader() throws Exception {
@@ -126,7 +126,7 @@ private void setupSkyBoxShader() throws Exception {
}
```
当然,我们需要为渲染天空盒在全局渲染中创建一个新的渲染方法。
当然,我们需要在全局渲染中为渲染天空盒创建一个新的渲染方法。
```java
private void renderSkyBox(Window window, Camera camera, Scene scene) {
@@ -152,102 +152,105 @@ private void renderSkyBox(Window window, Camera camera, Scene scene) {
}
```
上述方法与其他渲染方法非常相似,但有一个需要详解的不同。如你所见,我们像平常一样传递投影矩阵和模型观察矩阵。但当我们得到观察矩阵我们将一些数值设置为0。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不希望天空盒被移动。
上述方法与其他渲染方法非常相似,但有一个不同之处需要解释。如你所见,我们像平常一样传递投影矩阵和模型观察矩阵。但当取得观察矩阵,我们将一些数值设置为0。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中的原因是我们不希望天空盒被移动。
请记住,当我们在移动摄像机时,实际上是在移动整个世界。因此,如果我们直接将观察矩阵与模型矩阵相乘,当摄像机移动时,天空盒也将移动。但是我们不想这样,我们想把它固定在坐标原点(0, 0, 0)。这是通过设置观察矩阵的移动量部分实现的(`m30`, `m31``m32`)
请记住,当我们在移动摄像机时,实际上是在移动整个世界。因此,如果直接将观察矩阵与模型矩阵相乘,当摄像机移动时,天空盒也将移动。但是我们不想这样,我们想把它固定在坐标原点(0, 0, 0)。这是通过观察矩阵的位移增量部分(`m30`, `m31``m32`设置为0来实现的
你可能会认为可以避免使用观察矩阵,因为天空盒必须固定在原点。但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看到天空盒不会随着机旋转,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旋转它但不要移动它。
你可能会认为可以避免使用观察矩阵,因为天空盒必须固定在原点。但在情况下,你会看到天空盒不会随着摄像机旋转,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旋转它但不要移动它。
这就是全部,你可以查本章源代码,在`DummyGame`类中我们创建了更多的方块实例来模拟一个地面和一个天空盒。你也可以改变环境光来模拟光照和昼夜交替。你会看到下面的情况。
这就是全部内容,你可以查本章源代码,本例`DummyGame`类中创建了更多的方块实例来模拟地面和天空盒。你也可以改变环境光来模拟光照和昼夜交替。最终得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result.png)
![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result.png)
天空盒是一个很小的立方体,所以你很容易地看到移动的效果(在实际的游戏中,它应该大得多)。你可以看到,成地面的方块比天空盒大,所以当你移动时,你会看到山中出的方块。这是比较明显,因为我们设置的天空盒相对大小较小。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通过隐藏和模糊远处的物体(例如使用雾效果)来减轻这种影响。
天空盒是一个小立方体(在实际的游戏中,它应该大得多),所以你在世界中移动时,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其效果。你可以看到,成地面的方块比天空盒大,所以当你移动时,你会看到山中出的方块。这明显,因为我们设置的天空盒相对较小。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通过添加一个隐藏和模糊远处的物体的效果(例如使用雾效果来减轻这种影响。
不创建更大的天空盒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需要进行几个优化来提效率(稍后对此进行解释)
不创建更大的天空盒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需要几个优化来提效率稍后对此进行解释
可以注释渲染方法中防止天空盒移动的代码,然后你就可以在天空盒外看到类似景象。
可以注释渲染方法中防止天空盒移动的代码,然后你就可以在天空盒外看到如下所示图像:
![天空盒移动](_static/13/skybox_displaced.png)
![移动的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displaced.png)
虽然这不是一个天空盒该做的,但可以帮助你理解天空盒的概念。请记住,这是一个简单的例,你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效果来改善它,比如太阳在天空中移动或云层移动。此外,为了创建更大的世界,你需要将世界分割成区域,只加载那些与玩家所处的区域相的区域。
虽然这不是天空盒该做的,但可以帮助你理解天空盒的概念。请记住,这是一个简单的例,你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效果来改善它,比如太阳在天移动或云层移动。此外,为了创建更大的世界,你需要将世界分割成区域,只加载那些与玩家所处的区域相的区域。
另外要提的是,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渲染天空盒,在场景渲染之前还是之后?场景渲染后渲染天空盒更,因为大部分片元将由于深度测试而被丢弃。也就是说,那些被场景元素遮挡的不可见的天空盒片元将被丢弃。当OpenGL尝试渲染它们并启用深度测试时将丢弃那些渲染在先前渲染的片元之后的片元,这是因为这些片元的深度值低。所以答案很明显,对吧?渲染场景后,只需渲染天空盒即可。但这个方法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透明纹理。如果我们在场景中有透明纹理的物体,它们将使用“背景”色绘制,但现在的颜色是黑色。如果我们先渲染天空盒,透明效果将正确地渲染。那么,我们应该在场景之前渲染天空盒吗?正确但又不正确。如果你在场景渲染前渲染天空盒,可以解决透明纹理问题,但是会影响性能。不过你现在可能没有面临天空盒的透明纹理问题。但假设你有一个透明的物品,它与远处的物体重叠,如果首先渲染透明对象,那么也会出现其他问题。因此,另一种方法是在所有其他元素被渲染后,透明地绘制透明的物体。这是一些商业游戏使用的方法。不过现在我们在渲染场景之后渲染天空盒,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么时候渲染天空盒,在渲染场景之前还是之后?在渲染场景后渲染天空盒更,因为由于深度测试,大多数片元将被丢弃。当OpenGL尝试渲染它们启用深度测试时,将丢弃一些位于先前渲染的片元之后的片元,这些片元的深度值低。所以答案很明显,对吧?渲染场景后,再渲染天空盒
上述方法的问题是在处理透明纹理时,如果在场景中我们有应用透明纹理的物体,它们将使用“背景”色绘制,本例中是黑色。但如果我们先渲染天空盒,那么将会正确地应用透明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在渲染场景之前渲染天空盒吗?关键在于你的选择。如果你在渲染场景前渲染天空盒,可以解决透明纹理问题,但是会影响性能。实际上,就算没有天空盒,你也可能面临透明问题。假设你有一个透明的物体,它与远处的物体重叠,如果首先渲染透明对象,那么也会出现透明问题。因此,也许另一种方法是在所有其他项被渲染后,单独绘制透明的项。这是一些商业游戏使用的方法。不过现在我们在渲染场景之后渲染天空盒,以获得更高的性能。
## 一些优化
之前的例子来看,天空盒相对较小使得它看起来有点奇怪(你可以看到物体从山后神奇地出现)。所以让我们增加天空盒的大小和世界的大小将天空盒的大小放大50倍这样世界由40,000个游戏元素实例(方块)组成
上述示例来看,天空盒相对较小使得其效果有点奇怪你可以看到物体神奇地从山体出现。所以让我们增加天空盒的大小和世界的大小将天空盒的大小放大50倍这样世界由40,000个游戏实例方块组成
如果你改缩放并重新运行这个例,你会发现开始出现性能问题,并且在三维世界中移动不畅。现在是时候关注一下性能了(你可能听过一句老话“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但是从第13章开始,我希望没有人会说这是过早的)
如果你改缩放并重新运行这个例,你会发现开始出现性能问题,并且在世界中移动不畅。现在是时候关注一下性能了你可能听过一句老话“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但是从章开始,我希望没有人会说这是过早的
让我们开始介绍一个概念,它能减少正在渲染的数据数量,它叫做面剔除(Face Culling)。在示例中,我们渲染了成千上万个立方体,立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我们正在渲染每个立方体的六个面,即使它们有些是看不到的。通过放大一个立方体,你会看到它的内部就像这样。
让我介绍一个概念,它能减少正在渲染的数据数量,它叫做面剔除Face Culling。在示例中,我们渲染了成千上万个立方体,立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我们正在渲染每个立方体的六个面,即使它们有些是看不到的。进入一个立方体内部,你会看到它的内部如下图所示:
![立方体内部](_static/13/cube_interior.png)
不能被看到的面应该立即被丢弃,这就是面剔除的方式。事实上,对于一个立方体,你最多同时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使用面剔除来舍弃一半的面(40,000×3×2个三角形)(如果你的游戏不要求你进入模型的内,这是高效的,稍后你就可以看到)
不能被看到的面应该立即弃,这就是面剔除的作用。实际上,对于一个立方体,你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所以只能通过使用面剔除如果你的游戏不要求你进入模型的内,这样做才是高效的,稍后你就可以看到效果来舍弃一半的面40,000×3×2个三角形
面剔除检查是为了让每个三角形都面向我们,丢弃那些不面向我们的三角形。但是,如何知道三角形是否面向我们呢线索就是OpenGL是将顶点以卷绕顺序构成三角形的
面剔除检查每个三角形是否面向摄像机,丢弃那些不面向摄像机的三角形。但是,如何知道三角形是否面向摄像机呢好吧OpenGL实现它的方式是通过检查组成三角形顶点的环绕顺序
记得从第一开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三角形的顶点以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排列。在OpenGL中默认情况下以逆时针顺序排列顶点的三角形面向观察者,而以顺时针顺序排列顶点的三角形面向相反的方向。关键是在考虑观察点的情况下,检查顶点排列顺序。因此,按照逆时针顺序定义的三角形可以渲染。
记得从第一开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三角形的顶点以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排列。在OpenGL中默认情况下以逆时针顺序排列顶点的三角形面向摄像机,而以顺时针顺序排列顶点的三角形面向相反的方向。关键是在考虑摄像机的情况下,检查顶点的环绕顺序。因此,按照逆时针顺序定义的三角形可以渲染。
让我们来实现它,在`Window`类的`init`方法中添加下代码:
让我们来实现它,在`Window`类的`init`方法中添加下代码:
```java
glEnable(GL_CULL_FACE);
glCullFace(GL_BACK);
```
第一行代码将启用面剔除,第二行代码设置背向面为需要剔除的面。如果向上看,你会看到这样的东西。
第一行代码将启用面剔除,第二行代码设置背向面为需要剔除的面。如果向上看,你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情景:
![使用面剔除的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face_culling.png)
![用面剔除的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face_culling.png)
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查看顶面的顶点顺序,将看到它是按逆时针定义的。但请记住,它包裹的是摄像机。事实上,如果你让位移影响天空盒,这样就能从上面看到它,你会发现当在上面时,它会再次出现
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查看顶面的顶点顺序,将看到它是按逆时针定义的。但请记住,环绕顺序是以摄像机为视角。实际上,如果你让位移影响天空盒以便能从其上方观察它时,则当你在天空盒外时,将看到顶面再次渲染
![从外部看使用面剔除的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face_culling_exterior.png)
![从外部看用面剔除的天空盒](_static/13/skybox_face_culling_exterior.png)
让我们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下图展示了天空盒立方体的顶面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它由逆时针顺序排列的三个顶点定义
让我们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下图展示了天空盒立方体的顶面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它由逆时针顺序排列的三个顶点定义
![以逆时针顺序定义的顶点](_static/13/cube_counter_clockwise.png)
但要记住,我们是在天空盒里,如果从内部观察立方体,会看到顶点是按顺时针顺序排列的。
但要记住,我们是在天空盒里,如果从内部观察立方体,会看到顶点是按顺时针顺序定义的。
![从内部看立方体](_static/13/cube_clockwise.png)
这是因为天空盒被定义为从外部观察。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一些面的朝向,以便在启用面剔除时能正确地渲染。
这是因为天空盒被定义为从外部观察。因此,我们需要翻转一些面的定义,以便在启用面剔除时能正确地渲染
但仍有更的优化空间。让我们回顾一下渲染过程。`Renderer``render`方法中,我们做的是遍历`GameItem`数组渲染相关的`Mesh`。对每个`GameItem`,我们做了以下事情
仍有更的优化空间。回顾一下渲染流程,`Renderer``render`方法中,我们做的是遍历`GameItem`数组渲染相关的`Mesh`。对每个`GameItem`,我们做了下述工作
1. 设置模型观察矩阵(每个`GameItem`的唯一值)
1. 设置模型观察矩阵每个`GameItem`的唯一值
2. 获取`GameItem`储存的`Mesh`并绑定纹理绑定VAO并启用其属性。
3. 执行调用,渲染三角形。
4. 用纹理和VAO。
3. 执行调用以绘制三角形。
4. 用纹理和VAO。
但在现在的游戏中40,000个`GameItem`都使用相同的`Mesh`,而我们重复第二项到第四项的操作。这不是很高效请记住对OpenGL函数的每次调用都是有性能开销的本地调用。除此之我们还应该尽量限制OpenGL中的状态变化(绑定和解绑纹理、VAO都是状态变化)
但在现在的游戏中40,000个`GameItem`都使用相同的`Mesh`,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第二项到第四项的操作。这不是很高效请记住对OpenGL函数的每次调用都是有性能开销的本地调用。我们还应该尽量限制OpenGL中的状态变化绑定和停用纹理、VAO都是状态变化
我们需要改变开发的方式,围绕网格组织代码结构,因为经常有许多游戏项使用相同的网格。现在我们有一个游戏项,每都指向同一个网格。就像下图那样。
我们需要改变开发的方式,围绕网格组织代码结构,因为经常有许多游戏项使用相同的网格。现在我们有一个游戏项数组,每都指向同一个网格,如下图所示:
![游戏项数组](_static/13/game_item_list.png)
我们将创建一个网格映射图取代之前的方法,其中包括储存共享该网格的所有游戏项
作为替代,我们将创建一个网格映射,其中包括储存共享该网格的所有游戏项。
![网格](_static/13/mesh_map.png)
![网格映射表](_static/13/mesh_map.png)
对于每一个`Mesh`,渲染步骤将是:
对于每一个`Mesh`,渲染步骤将是:
1. 设置模型观察矩阵(每个`GameItem`唯一的)
2. 获取与`GameItem`相关联的`Mesh`并绑定`Mesh`纹理绑定VAO并启用其属性。
3. 对于每个相关的`GameItem`
a. 设置模型观察矩阵(每个`GameItem`唯一的)。
1. 获取与`GameItem`相关联的`Mesh`并绑定`Mesh`纹理绑定VAO并启用其属性
2. 对于每个相关的`GameItem`
a. 设置模型观察矩阵(每个`GameItem`唯一的)。
b. 调用绘制三角形。
4. 解绑纹理和VAO。
3. 解绑纹理和VAO。
`Scene`类中,我们将储存下面的`Map`
`Scene`类中储存下`Map`
```java
private Map<Mesh, List<GameItem>> meshMap;
```
我们仍有`setGameItems`方法,但我们不只是储存数组,而是构造网格映射
我们仍有`setGameItems`方法,但我们不只是储存数组,而是构造网格映射
```java
public void setGameItems(GameItem[] gameItems) {
@@ -265,7 +268,7 @@ public void setGameItems(GameItem[] gameItems) {
}
```
`Mesh`类现在有一个方法来渲染与其相关的`GameItem`列表,然后将绑定和解绑代码分成了不同的方法。
`Mesh`类现在有一个方法来渲染与其相关的`GameItem`列表,然后将绑定和解绑代码分不同的方法。
```java
private void initRender() {
@@ -316,9 +319,9 @@ public void renderList(List<GameItem> gameItems, Consumer<GameItem> consumer) {
}
```
如你所看到的,我们仍然保留了旧方法,它返回一个`Mesh`,这是考虑到如果只有一个`GameItem`的情况(这可能在其他情况下使用,这就是为什么不移除它)。新的方法渲染一个`List<GameItem>`,并接受一个`Counsumer`类型的参数(一个函数使用了Java8引入的函数式编程),它将用于在绘制三角形之前为每个`GameItem`设置特定的内容。我们将使用它来设置模型观察矩阵,因为不希望`Mesh`类与Uniform的名称和设置这些参数时所涉及的参数相耦合。
如你所,我们仍然保留了旧方法,它返回一个`Mesh`,这是考虑到如果只有一个`GameItem`的情况这可能在其他情况下使用,这就是为什么不移除它。新的方法渲染一个`List<GameItem>`,并接受一个`Counsumer`类型的参数一个函数使用了Java8引入的函数式编程,它将用于在绘制三角形之前为每个`GameItem`设置特定的内容,因为不希望`Mesh`类与Uniform的名称和设置这些参数时所涉及的参数相耦合,我们将使用它来设置模型观察矩阵
`Renderer`类中的`renderScene`方法你可以看到,我们只需遍历网格映射并通过Lambda设置模型观察矩阵Uniform。
`Renderer`类中的`renderScene`方法你可以看到,我们只需遍历网格映射并通过Lambda表达式设置模型观察矩阵Uniform。
```java
for (Mesh mesh : mapMeshes.keySet()) {
@@ -331,8 +334,8 @@ for (Mesh mesh : mapMeshes.keySet()) {
}
```
我们可以做的另一优化是,我们在渲染周期中创建了大量对象。特别是,我们创建了太多的`Matrix4f`实例,它们为每个`GameItem`实例都保存了一个模型视图矩阵。我们应在`Transformation`类中创建特定的矩阵,并重用相同的实例。如果你查看源码,会看到我们已经更改了方法的名称,`getXX`方法只返回储存的矩阵实例,并且改变矩阵值得任何方法都称为`buildXX`,以阐明其用。
可以做的另一优化是,我们在渲染周期中创建了大量对象。特别是,我们创建了太多的`Matrix4f`实例,它们为每个`GameItem`实例都保存了一个模型视图矩阵。我们应在`Transformation`类中创建特定的矩阵,并重用相同的实例。如果你查阅源代码,会看到我们已经更改了方法的名称,`getXX`方法只返回储存的矩阵实例,并且任何更改矩阵值的方法都称为`buildXX`,以阐明其用
我们也避免了每次为矩阵设置Uniform时构造新的`FloatBuffer`实例,并移除了其他一些无用的实例化操作。有了这些,你可以看到更流畅更灵活的渲染了。
我们也避免了每次为矩阵设置Uniform时构造新的`FloatBuffer`实例,并移除了其他一些无用的实例化操作。有了这些,你现在可以看到更流畅更灵活的渲染了。
你可以在源代码中查所有细节。
你可以在源代码中查所有细节。